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提示
【保定疾控.科普】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987年~1993年我国多省市35~64岁人群调查(中国MONICA)发现,最高发病率为108.7/10万(山东青岛),最低为3.3/10万(安徽滁州),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冠心病的患病率城市为1.59%,农村为0.48%,合计为0.77%,呈上升趋势。
目前在我国冠心病人数逐年增多且趋于年轻化,那么当接诊患者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病理状况进行不同的检查,以下是诊断冠心病的几种方法,供大家了解。
心电图: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其优点是使用方便简单。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心肌酶学检查:就是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3、冠状动脉造影:是医学上的一种有创检查,可明确病变范围、程度,并为选择治疗方法(手术、介入、药物)提供依据并可评估风险,同时可行左室造影确定左室收缩功能和有无室壁瘤。
4、冠脉CT:无创检查,是于外周血管打造影剂,和普通输液接近,行CT检查,于计算机合成,有无斑块及狭窄可能,和操作过程及审核报告人的水平关系更为密切,误差相对造影大一点。
5、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 24 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 10 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6、心电图负荷试: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
7、放射性核素(ECT)检查:可了解梗塞范围。
8、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9、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诊疗设备也更具有科技含量,检查更加简单,费用也更便宣。(保定市疾控中心放射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