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疾控动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10月9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作者:          审稿: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9-10-11 10:28:04          浏览次数:          
分享

时 间: 2019年10月9日

  地 点: 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宋树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

  嘉 宾: 郭燕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赫 捷  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郑 哲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

           乔 杰 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台下嘉宾:陈 杰  国家病理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王拥军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主任

       颜 青 国家药事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宋树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10月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也是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之后,我们委召开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今年新闻发布会的主线是“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要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各条线各领域工作进展,以及给群众带来的健康实惠。今天的主题是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情况。大家知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疗管理的永恒主题,近几年来我委连续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和安全性有了大幅的提升。近期,我们出版了《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大家手里应该拿到了报告,今天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和大家互动交流。下面向大家介绍今天发布会的嘉宾: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赫捷,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哲,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

  同时台下就坐的还有几位嘉宾:国家病理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陈杰、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主任王拥军、国家药事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颜青。一会儿我们台上嘉宾介绍情况后,我们台上台下嘉宾共同回答大家关切的问题。首先请郭燕红监察专员介绍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的总体情况。

  郭燕红:

  各位专家、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介绍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发展的有关情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反映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这一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长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70年来我们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加大投入,在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步建立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医疗管理体系,为医疗质量、医疗技术能力的提升和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医疗管理规范化。为提高医疗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覆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等涉及医疗质量安全诸要素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现了医疗服务全要素的管理,组织制订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同时还专门颁布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与体系,提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第二,优化管理机制,推动质量管理精细化。为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完善质控体系组织构架,制定涵盖主要临床专业、病种和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推广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环、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绩效评价等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用信息化手段贯穿医疗质量管理全过程,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三,创新服务模式,推进诊疗服务整体化。通过整合医疗服务内涵,推动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畅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整体化和连续化服务;为提高诊疗服务的完整性,通过推广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个体化诊疗服务;为提高诊疗服务的效率,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日间病房、快速康复、早期康复等服务,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为提高诊疗服务的可及性,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第四,提升技术能力,实现医疗技术现代化。医疗技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国家高度重视医疗技术发展,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提高患者诊疗效果。一方面积极推动微创治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等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通过对口支援等形式,着力提高中西部地区和县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能力,使现代化的医疗技术更多的惠及更多群众。

  在全行业长期不懈努力下,我国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改善,医疗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为指导全行业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我们连续5年以《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的形式向行业和社会全面客观展现我国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的形势与现状,前不久,我们已经出版了《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量质效协同提升,技术水平持续进步”。下面,我结合报告中相关数据和大家手中的材料,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医疗服务量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人员仅61万余人,医疗卫生机构不足1万所,医疗卫生服务基础非常薄弱。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的总数已达1230万余人,医疗机构数量近100万所。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5年的40.97亿增长至2018年的83.08亿,入院人次由2005年的0.72亿增加至2018年的2.55亿,手术人次由2005年的3680万增加至2018年的6172万。

  (二)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升。2018年全国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3天,比1992年的峰值16.2天降低了6.9天,降幅达42.6%。其中,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已经实现了5年连续下降。

  (三)医疗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我国住院患者总死亡率逐步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由2005年的1.1%下降至2018年的0.4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6.12%下降至2017年的5.02%;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3.59%,下降至2017年的1.72%,下降幅度超过50%。而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颅脑手术死亡率5年来持续下降。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17.2%下降到2018年8.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61.4%下降到2018年40.4%,下降幅度非常之大。今天我们还邀请了心血管、肿瘤、产科、神经系统疾病、病理、药事管理专业国家质控中心的专家,一会儿给大家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四)医疗技术能力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挥制度优势,大力发展医疗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分离了沙眼衣原体,开展了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在救治大面积烧伤、化学药物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研制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肝癌早诊早治、分化诱导治疗白血病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医疗技术和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大批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以微创化、个体化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呈现出“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的趋势。在外科领域,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在部分三级甲等医院中,腔镜手术的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其中外科机器人手术快速发展,自1997年我国第一台医用机器人“主刀”手术取得成功后,截至2017年,我国已累计完成各类机器人手术达到7万余台。在内科领域,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技术,已经实现从诊断到治疗、从腔内到腔外的突破,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耳鼻咽喉科、妇科等专业,并在基层医院普遍应用。过去需要传统的大手术治疗的部分疾病,现在通过内镜技术基本实现了微创甚至无创治疗。介入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可以替代部分手术,让药物直达病灶,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心血管领域为例,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的人数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长,201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达91万余例,手术量位世界前列。此外,人工智能、3D打印、靶向治疗等新的技术陆续进入临床,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医疗服务总量稳居世界第一,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持续提升,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下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健康中国”“质量强国”战略,以问题为导向,继续深化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聚焦儿科、产科、精神、麻醉、病理等学科,加大建设力度;针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医联体建设、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谢谢大家。

  宋树立:

  谢谢郭专员,下面请赫捷主任介绍肿瘤专业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的情况。

  赫捷:

  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上午好,下面我代表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向大家作介绍。根据2018年最新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392.9万,发病率为285.8/10万;死亡人数233.8万人,死亡率为170.1/10万。虽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仍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

  一、肿瘤规范化诊疗和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深化开展

  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规范化诊疗过程依赖于质量控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下,依托国家癌症中心建立国家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初步形成与省级—地市级肿瘤质控中心互相联动的质控体系。各级质控中心在肿瘤专业质控网络建设、肿瘤诊疗规范和指南的推广应用、肿瘤质控指标的修订与监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以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通过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开始筹建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平台,并对恶性肿瘤单病种诊疗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乳腺癌等单病种质控试点工作。

  二、肿瘤治疗新技术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得以推广应用

  近年来,肿瘤诊疗新技术和多学科诊疗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在手术治疗方面,随着胸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应用,显著减少创伤、提高疗效、加速康复,以食管癌为例,调查显示,我国开展食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医院比例远超欧美国家。吻合口瘘这一主要并发症指标远低于国外水平(1-10%对比5-30%)。同时食管癌术后平均住院日大幅下降。

  在放射治疗方面,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定位与照射的准确性,以乳腺癌为例,我国开展的乳腺癌3周大分割放疗技术安全有效,不仅缩短疗程、减少住院时间,还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为全世界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实施大分割放疗提供了一类临床证据。

  在药物治疗方面,新的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不断出现,有效提高了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例如,肺癌治疗中针对最常见突变位点的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延长3-5倍;对于不能进行靶向治疗患者,免疫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或PD-L1单抗等药物可以使15%左右的晚期癌症患者获得缓解甚至治愈可能。

  同时,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近几年正在得以大力推广和应用,尤其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可以发挥不同学科优势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确保最佳疗效,避免过度治疗和误诊误治,同时有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别提高到43.3%和46.6%。国庆节前十部委刚刚印发了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肿瘤质控和规范化诊疗工作,继续加强肿瘤诊疗质控平台和网络建设,完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着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谢谢。

  宋树立:

  谢谢赫主任,下面请郑哲副主任介绍心血管疾病专业的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情况。

  郑哲:

  各位专家、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国家心血管专业质控中心介绍心血管专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的防治对于避免居民过早死亡,改善民众健康至关重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十年来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血管病防控和诊疗规模持续扩大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2018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患病人数约3亿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为加强高血压防控和诊疗工作,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标准化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目前培训覆盖31个省份,为基层高血压防控和诊疗提供巨大助力。数据显示,2018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控制率增加了2-3倍。

  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为75万余例,较2016年增长13%。其中,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近10年来以每年20%的比例增加,2018年完成近4万例。此外,心脏移植手术量以每年近20%的增幅稳步增长,2018年累计完成490例,心血管诊疗技术可及性持续提高。

  二、心血管病诊疗技术不断突破

  经外科途径介入技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是具有中国心血管外科特色的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发的适合国人解剖特点的经心尖植入主动脉瓣和经心尖二尖瓣成形系统已应用于临床。此外,我国医生利用单纯超声引导进行经皮介入治疗,率先实现了“不开刀、无射线、不全麻”治疗常见结构性心脏病,多项相关新技术均为世界首创。在先心病治疗领域,中国医生原创的双根部调转手术进行复杂先心病的解剖矫治,手术效果明显优于既往术式,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左心室辅助装置是目前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采用磁悬浮无接触轴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心脏之一。

  从上个世纪的跟跑,本世纪初的并跑到当前多个领域的领跑,我国心脏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显著改善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院内死亡率为1.7%,2018年下降至0.9%,6年下降了47%。其中,冠心病治疗的主要外科手术——冠脉搭桥手术从2004年至2017年,在年手术量保持5-10%的增幅的同时,手术死亡率从2.8%下降至2.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从7.8%下降至3.8%,住院天数缩短2天,我国目前的水平与美国已经持平。冠心病治疗另一种主要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死亡率稳定在0.23%的较低水平。

  未来,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将继续以“质量控制和改进”为工作目标,加快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强化质量监管,提高心血管病诊疗同质性,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宋树立:

  谢谢郑主任,下面请乔杰主任介绍产科专业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提升情况。

  乔杰: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上午好,我代表产科质控中心向大家汇报。首先要感谢大家对我国产科事业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500万的新生命诞生,而且高龄孕妇呈增多的趋势,这为产科的医疗安全带来了挑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孕产妇总体的死亡率从建国之初的1500/100000,下降到了2018年18.3/100000,这也是祖国70年发展最重要的成绩之一。产科的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重点进行介绍。

  一、产科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深化开展

  逐步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三级产科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已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省份已经建立了县区级质控中心。对产科常见且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风险指标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对不达标的地区和医院进行重点督导,推动不同区域间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同质化。针对产房容易出现高风险事件的特点,制定了我国《产房安全核查表》,并在哨点医院推广使用。

  二、产科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剖宫产率下降。剖宫产率是产科质量控制的重要过程指标,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剖宫产率由2013年的45.35%降至2016年的40.23%。近两年,虽然高龄产妇急剧增多,收治危重症的1000个三级医院的剖宫产率在2017年仍然控制在41.32%。剖宫产率下降与国家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密不可分,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孕产妇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助产技能培训、开展产程中人性化服务,为保障孕产妇及胎儿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多学科诊疗模式常规开展。多学科诊疗的开展提高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严重疾病的致残率。同时各种危重监护和救治技术的成熟开展,为危重孕产妇救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产科医疗技术逐步提高

  1.严重产后出血的止血技术提升。生育政策调整后,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人群比例增加,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及育龄妇女子宫切除风险增高。对此研发了胎盘植入凶险等级预测评分体系,创新手术止血技术九步止血法,并应用于临床,有效的减少了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

  2.积极开展产前诊断新技术。将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尤其是遗传疾病的无创产前检测能力迅速提升,目前对已知致病基因并造成严重出生缺陷的单基因疾病诊断基本能完成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并实现了胚胎复杂单基因疾病诊断及HLA配型分析同时完成,达到生育健康后代并治疗患儿的双重目的,减少了严重遗传缺陷患儿的出生,救治能力也走到了国际的前列。

  3.胎儿宫内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我国胎儿医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针对部分胎儿疾病我国开展了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技术,为胎儿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下一步国家产科质控中心的工作重点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产科质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产科专业医疗技术能力,完善产科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的能力和和基层产科助产能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为从生命起源守护健康,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宋树立:

  我们要通报的内容先介绍到这儿,下面大家可以进行提问。请举手示意,通报自己所代表的媒体。下面开始提问。

  新民晚报记者:

  提问给王拥军主任,脑血管疾病由于近年来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请问我国近年来在脑血管疾病诊疗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拥军:

  针对我国脑血管病诊疗不规范、致死和致残率高等现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在国内开展了提升医院脑血管病综合诊疗能力的卒中中心建设工程,改变了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和疾病管理模式,开启了脑血管病诊治从经验治疗向疾病管理发展的新时代,使我国脑血管病医疗服务质量综合指标从63%上升到83%、脑血管病患者1年复发从17%降至7%,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一、开展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改写国际指南,成为国家质控新标准。我国在国际首创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治疗的CHANCE新方法,使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相对下降32%,成为脑血管病治疗的国际金标准。被评为“2013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和“国际脑血管病领域年度八大进展之一”,改写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并成为2018年我国脑梗死单病种质控指标之一。按照我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数据推算,脑血管病CHANCE治疗方法已累积减少86万例脑血管病复发病例,累积减少直接住院花费172亿。

  二、开展脑血管病质量改进研究,降低脑血管病复发和致残。通过国家卒中登记, 发现了我国脑血管病医疗服务中存在的诸多“短板”,并针对这些“短板”研发了成套的医疗质量改进新技术。采用新型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该改进新技术可在不增加医疗花费的前提下使脑血管病患者1年复发风险相对下降28%,致残风险相对下降26%。国际同行评价这是“基于循证证据的医疗质量改进成就的最佳代表”,是“发展中国家脑血管病质量改进的典范”,并成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技术”被写入国际脑血管病临床指南的科学依据。这套医疗质量改进新技术在全国推广,估算每年可减少患者复发4.3万例,节约住院花费10亿元人民币。

  三、建立国家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研究。目前我国已组建国家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汇集了总量超过150万的脑血管病大数据信息,建成了规范的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了完备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该机制已支撑了全国50余项研究的开展,成为全国大数据研究的典范。利用大数据平台资源,研发“天泽”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病因分型、指南意见推荐、知识库等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手段贯穿在脑血管病诊断、治疗、预后全过程,有助于实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规范脑血管病急性期诊治,推进脑血管病诊疗的标准化和同质化。同时,开展脑血管病诊疗辅助决策系统的医疗质量改进研究,规范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脑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祉。谢谢。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

  郑哲主任你好,近年来中国心血管外科得到可喜发展和进步,刚才你介绍了中国心血管外科相关技术,上世纪是技术跟跑,本世纪初并跑,当前有多个领域是领跑,请简单介绍一下领跑的相关技术以及如何做到的?

  郑哲:

  感谢你的提问,对我们心血管外科的关注。我们心血管外科从解放前到现在是非常大的飞跃,第一例心脏手术是1944年,重庆中央医院吴英恺是阜外医院的第一任院长,做的第一例,心血管外科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伴随共和国发展历程一起发展,现在很多常规技术,搭桥、瓣膜、先心性技术都非常普及而且非常好和国际没有差别。一个典型例子,20年前很多医生要到国外欧美国家学习,现在我们要接受大量其他国家比如日本、欧洲国家医生到我们这里学习,这也是我们技术在发展过程中。

  刚才举了几个例子,我想讲几个能够体现新外科发展的例子。人工心脏是最复杂、最精密的设备要植入人体代替他的心脏功能。以前都没得用,因为国外的产品价格太高了我们根本负担不起。这几年我们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已经进入了中国药监局的审批和临床试验,很快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这是非常大的突破。还有刚才提到无射线的介入治疗,无射线通过超声引导可以很好地做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对于原来没有办法接触射线的比如孕妇和儿童,他们的先心病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得到很好治疗。还有大血管的技术,心脏主动脉手术是非常凶险的,这种出现血管病变破裂就会有生命危险,做手术的风险也特别大,现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介入或者介入和外科一起做的方式可以使手术变得非常安全。烟囱技术、潜望镜技术都是我们首先做的,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技术,这样使这一类疾病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治疗。例子就很多了,不再多举。这些方面一方面是前辈的探索和艰苦奋斗打下的基础,包括整个心血管领域所有专家的坚持和努力,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对我们整个心血管专业和心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谢谢。

  健康报记者: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办医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报道包括质量发展报告中也提到,我国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经常受到质疑,请介绍一下我国在保障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郭燕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社会办医的医疗质量同样是特别重视的。这几年随着国家对社会办医的支持,近年来发展迅速,从数量上,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诊疗服务量也快速增长。为了保障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我们在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会办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近期我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专门印发了《关于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在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近期,我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通知》,在加强依法执业、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加强人才队伍和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和措施,提高社会办医的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我们将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平台,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大家可以从今年发布的《国家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中看到,也包含了民营医院的专业和疾病的质量管理的一些情况和质量的一些现状,总之,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把我们社会办医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医疗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纳入到我们的工作议程中,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包括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想问郭专员一个问题,去年的发布会上,您也提到了我国居民异地跨省就医的情况,异地跨省就医会给居民带来一定负担,这一年来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郭燕红:

  你的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而且我知道你是持续关注我们关于医疗质量安全一些信息的公布。去年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特别就患者的跨省异地就医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一些问题。患者的跨省异地就医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同时由于患者向大医院过多聚集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是当地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导致的。所以应该说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我们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面,通过持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来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无论是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还是提高专科能力建设,我们都是围绕着患者的异地就医比较多的一些病种和疾病负担重、死亡率高的一些病种和专业加强建设。2019年,我们联合财政部设立了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中央财政投入7.3亿元,加强全国166个临床专科的能力建设。通过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面和提高专科能力来加强我们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我们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基层,可以说是医疗服务能力的短板和薄弱地方。这几年,我们通过加强对口支援、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加强远程医疗工作以及我们开展组团式的援疆援藏,主要的这些措施都是要促进东部的发达地区的医院对中西部地区和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的支持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通过这两方面的措施解决好当地老百姓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能力提升的问题。

  总之,必须要促进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促进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并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面才能真正解决和缓解患者异地就医的问题。谢谢。

  健康时报记者:

  请问乔杰主任,全面二孩政策之后,高龄孕妇集中释放,妊娠风险也增加,对此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和防范措施?

  乔杰:

  二孩政策开放之后,整体上一个是孕产妇的增加,一个是孕产妇增加后比例的变化,这些确确实实对产科带来的挑战比较大。一方面是加强整体的宣传,对于科学的备孕、孕产妇的保健、安全分娩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特别制定高龄孕产妇专科的培训材料,通过媒体宣传,特别是发挥国家基层卫生网络的整体优势,对于流动人口重点进行一些管理,使得我们整体的孕产妇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之后,使高危人群能够得到及时的建档,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另外高危的评估和高危筛查,这是我们体系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在落实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规范制定的过程当中,我们开展了妊娠风险“五色管理”,把风险分成橙色、红色、紫色等,这三类是五色风险当中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到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档案使得我们整体的重视程度和救治规范化的程度进一步得到落实。另外对于转诊网络,对于妇产科整体的分级诊疗和转诊网络形成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综合医院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体系和转会诊网络,特别是多学科协作,高龄孕产妇整体上全身可能的合并症、并发症都可能增加,所以妊娠的过程当中就涉及多个学科,对于综合医院多学科救治MDT模式的完善,稳定的持续的发展是危重孕产妇特别是高龄以及瘢痕子宫等等这样一些随着二孩开放之后,在我们国家比较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危重症发生概率增加进行的一系列的从体系建设到政策制定到整体的培训、到健康知识的普及,这几个方面进一步的加强,使我们的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性的下降,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新京报记者:

  提问颜青主任,近几年来合理用药经常被提及,请问在保障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机构用药质量方面有什么方法和措施?

  颜青:

  谢谢刚才的提问。也说明大家对合理用药特别关注,众所周知合理用药对我们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国家也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我们一方面主要是完善管理的制度,国家在2002年就发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主要划定了医院里开展药事管理的工作原则和框架。2011年,发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那是在十多年总结的基础上发布的规定,主要对医院促进合理用药提出了一个基础。规定里面讲到我们医院里的药事管理是指用药全过程管理,不光是买药或者供应,是用药全过程的管理。核心的内容是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保证病人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国家又先后出台了很多的文件,比如《处方管理办法》、《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国家处方集》和相关临床诊疗指南,通过这些规范提供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遵循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医疗机构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医师要通过制度的规范,临床药物的指导原则,根据合理用药的原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宜”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审核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就要阻断。另外开展处方点评,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问题进行干预,跟踪管理。这些工作都大大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

  在这个工作当中,国家把它和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是跟医生的处方权的授予、职称评定、药师处方点评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挂钩。另一方面,培养药师队伍。从国家角度来说,从2005年就开始推行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就是要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特别是专科化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建立。这样可以提高我们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工作技能,特别是处方审核的技能,促进合理用药。

  十几年来,现在有50所高校已经建立了临床药师专业,建立了240余所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专门培养专科化的临床药师,到现在培养了1万多名临床药师。此外,还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这两个国家级的信息监测平台。我们也成立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专业质控中心,推动各个省级和地市级的质控中心的建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调查,也制定了用药质量的评价指标。通过这些工作,我们相信能够早期发现或者是能够解决一些临床的、复发性的、比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使得我们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可以使病人得到安全用药,维护病人的用药权益。谢谢。

  中国人口报记者:

  提问陈杰主任。随着国家互联网+医疗的推进各类远程医疗项目得到飞速发展,请问病理专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远程医疗项目?谢谢。

  陈杰: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病理是我们国家人员比较紧缺的专业,在基层的病理医疗服务质量还是有待提高的。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东西差别、城乡差别是巨大的,在病理这方面的服务能力差别更是非常明显的,从2011年原卫生部启动了远程疑难病理的会诊项目,我们针对基层服务能力比较低的问题,当时60家试点医院,大概20个左右省级的会诊中心参与,当时请了100多全国知名病理专家参加到远程会诊网络。开始试点一段时间以后,的确得到了基层欢迎。我们通过这个网络可以比较有效地为基层解决疑难病理的问题,病理医生培养时间长,而且病理医生是靠着不断地个人经验积累才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服务能力,所以基层一个是服务能力差是因为病种见的少,有70%的县级医院、二级医院只有1到2个病理医生,大概50%只有一个病理医生,这样1个的病理医生服务能力肯定是比较差的,所以针对这个情况,2015年在医政医管局领导下扩大试点,现在已经覆盖到1200多家基层医院,已经请了200多位全国知名的病理专家分15个亚专业来实时为基层服务。

  到现在统计,7年多已经接近37万例的比较疑难的病理会诊统计,这些涵概到15个亚专科,同时还在网上进行了基层培训,包括技术培训、诊断培训,这样大大提高了基层诊断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诊断符合率提升了十几个百分点,所以通过这个网络比较有效地为基层直接服务,同时也为基层老百姓省了钱,我们初步统计如果按照传统的会诊模式,老百姓从外地拿着切片到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包括路费、住宿、看病的费用,就一千块的话,37万就有几个亿为老百姓节省了。同时网络还可以更快捷,比如你来回奔波到北京、上海、广州一般要等三到五天才有会诊结果,在网络绝大部分是24小时出诊断,直接送到患者手中。疑难一点的48小时之内也能够给基层患者一个诊断答复。通过这个事情可以把我们国家比较有限的优质的病理资源直接为基层服务,这也实现了国家把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为基层服务,使基层能够直接受益于国家医疗进步,这也是我们质控中心对于全国老百姓做的一件比较有益的事情。谢谢。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

  请问再继第一个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500家县级医院名单之后,第二阶段是2018年到2020年又公布了500家县级医院和500家县级中医医院的名单,在针对这些医院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如何保障他们对医疗质量的监控?谢谢。

  郭燕红: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要想解决好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特别是实现在县域内农民朋友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就必须要加强县医院的建设,提升县医院的能力。我特别高兴你关注到我们两批加起来1000家县医院能力建设。通过几个方面:包括技术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能力的建设。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主要的病种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平台专业的建设,比如刚才提到的重症、检验、病理等平台专业的建设。

  另一方面,在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质量安全,现在有30多个国家级的质控中心,在一些重点专业上我们的质控中心已经下沉到县域,通过质控中心这样的组织体系建设能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仅仅关注三级医院,更多的是关注县医院。现在质量体系特别是单病种质控通过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来促进病种、技术、专业的同质化水平,在提升县医院能力建设的同时,保障好县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谢谢。

  宋树立:

  今天发布会的内容非常丰富,专业性和政策性比较强,大家报道时候有拿不准的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儿,谢谢台上台下的专家,也谢谢各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