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要闻

预防接种知识

作者:          审稿:              来源:免疫规划管理所          发布时间:2018-07-24 23:05:40          浏览次数:          
分享

1、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打预防针”。预防接种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抵御传染性疾病侵袭的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

通过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不再感染某些传染病,或即使得了,症状也非常轻微,愈后良好。

通过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我国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显著下降,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关于预防接种的禁忌证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

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

3、孕妇能接种疫苗吗?

除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外,通常不推荐孕妇接种其他疫苗。如需接种疫苗,应先进行慎重评估。

4、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

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5、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

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6、两种疫苗是否可以同时接种?

如需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要求进行接种。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4周再接种。

7、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是否还需要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

麻腮风联合疫苗可预防麻疹、流腮、风疹三种疾病。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后,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仍可以预防另外两种传染病。也可以选择接种麻风联合疫苗或麻疹疫苗和风疹疫苗。

8、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9、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要打三针?

接种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研究证明,全程接种3剂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约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约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约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10、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和适宜人群是什么?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

由于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流感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适宜人群包括:≥60岁老年人,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医院的医护人员,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小学、中学、大学的青少年,公交、商业、银行等公共服务人员,在人员相对集中、且通风条件欠佳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11、青霉素过敏者能接种疫苗吗?

青霉素过敏和接种疫苗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当疫苗中含有青霉素成分,才不能接种。如果没有这种成分,是可以接种的。但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前,其监护人需认真阅读说明书,并咨询临床医生,谨慎接种。

12是否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国家免费提供,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

二类疫苗之所以没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非因为这些疫苗没有必要接种,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一样,在预防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家长如果有条件,可根据以下情况来决定是否接种二类疫苗:

 ⑴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比如,水痘疫苗是自费疫苗,但由于学校、幼儿园容易发生水痘的流行,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接种水痘等疫苗。

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体质决定是否接种。

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13、接种疫苗后对宝宝的护理。

1、饮食:注意给孩子提供清淡的饮食,不要吃刺激性特别强的食物,比如辣椒、葱、姜、蒜等。接种疫苗以后24小时之内最好不要给孩子洗澡。

2、局部的护理:

有时候孩子在注射的部位会出现一大块硬硬的肿块,这是因为疫苗本身含有吸附制剂。在接种到人体以后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被组织吸收,所以在局部会起硬结。

发生硬结的情况多发生在注射三联疫苗时,也就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疫苗。如果这个硬的肿块在慢慢消失,或者面积不扩大,就应该是正常的。时间的长短与孩子个体差异有关,最长的可以到两个月。

出现硬结怎么办?

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硬结局部做干热敷。具体方法是:先在硬结上面放一块干毛巾,然后再拿一个小的热水袋放在干毛巾上,这样就可以促进吸收。一般每天可以做两到三次,每次10到15分钟。如果这样敷了一个月以后,孩子的硬结还不太容易吸收的话,那就要到医院做理疗治疗,以促进吸收。

14、预防接种证有什么作用?

预防接种证是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

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接种疫苗。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要查验预防接种证。家长应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

15、接种疫苗需注意什么?

 接种疫苗前,要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儿童家长在每次接种疫苗前要向接种人员提供孩子的既往和近期健康状况、既往接种史和反应史等情况,如有接种禁忌症等,以确定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相关疫苗。

16、接种疫苗后一定不会得病吗?

从原则上来讲,预防接种的效果应该是不得病。有极少数例外,接种疫苗仍得病。这可能与所接种的疫苗和被接种的对象两方面有关。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将已经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细菌注射入体内,使身体认得它们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未来这些病毒或细菌可能引起的疾病。如果人体所接种疫苗因剂量不足、注射方式不正确,达不到使身体产生出足够的抗体或免疫细胞时,就不能有效对抗这些病毒或细菌的入侵。有些疫苗的接种需要多次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不得病的目的,这就是所谓“加强免疫”。

所有的疫苗接种都可能会有缺点,疫苗并非百分之百地保护每一个接种的人、也不能完全对抗同一族谱中的所有细菌。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5%-95%,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可能免疫不成功。

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处在该疫苗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17、为什么要给孩子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奶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但是,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

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抵抗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健康地成长。

18宝宝生病了,错过疫苗接种怎么办?

每种疫苗都有各自的接种程序,所以接种时间也是安排好的,但遇到宝宝生病就要特殊对待。一般在病好后2周内带着宝宝去补打疫苗就可以了。稍微推迟几天接种对宝宝没有不良影响,依然是有效的。

如果病情长时间仍未好转,要咨询当地的保健医生,看何时接种更合适。

19、疫苗的流通过程

在每一支疫苗注入孩子体内之前,除了保证疫苗本身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疫苗的流通过程。疫苗的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一直与冷链密不可分。疫苗配送需要的是一个苛刻的冷链运输。疫苗生产完成经过检测后,由企业的冷藏运输将疫苗送至省疾控中心的冷库保存,整个过程都须保持在2℃至8℃,到达省级疾控中心后,疫苗会被二次运输,继续通过冷链运输到各个市级疾控中心的冷库中,再由市级疾控中心通过冷藏运输把疫苗逐级下发到县级疾控中心,县级疾控中心通过冷藏运输再将疫苗发往到各接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