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疾控动态
【河北疾控提示】社会共治、消除肝炎---朝着“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迈进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倡议大家积极参与宣传,积极治疗,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有效发现和治疗患者,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切实减轻疾病负担,尽早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1. 病毒性肝炎早筛早诊早治不可怕
目前已知的病毒性肝炎有五种,分别是:
- 甲肝(HAV):RNA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为急性肝炎,预后良好,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 乙肝(HBV):DNA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急性感染多可康复,部分转为慢性,若不规律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 丙肝(HCV):R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急性感染易转为慢性,但积极治疗可治愈,若不治疗,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 丁肝(HDV):RNA病毒,仅在乙肝病毒感染基础上发生,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病情通常较重。
- 戊肝(HEV):RNA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为急性,预后良好,通常1~4周内恢复,未发现慢性病例。
病毒性肝炎治疗做好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小广告,不可信,
正规医院最安心。
遵医嘱,规范治,
防止慢病要抓紧。
定期复查看疗效,
调整方案效果好。
戒烟酒,保肝脏,
健康生活最重要!
2. 知己知彼才能-守护您的小心“肝”
分型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 潜伏期 |
甲型 | 急性病人 亚临床感染 |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粪口途径传播 | 普遍易感,婴幼儿期易感性最高 | 15-50天 平均30天 |
乙型 | 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 | 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 | 普遍易感,婴幼儿 青少年较高 | 30-120天 平均60-90天 |
丙型 | 慢性病人 携带者 | 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 | 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种族差异 | 2-26周 常见6-9周 |
丁型 | 慢性病人 携带者 | 经血液体液传播 | 普遍易感,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高危 | 1-6个月 平均3-7周 |
戊型 | 急性病人 亚临床感染 | 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经口传播 | 普遍易感,中年、老年、孕妇较高 | 10-60天 平均40天 |
(1)预防为主,疫苗先行
甲、乙、戊肝有疫苗,接种后可长期免疫;
目前丙、丁肝尚无疫苗,更要做好防护。
(2)注意卫生,远离风险
不共用牙刷、剃须刀,不吸毒、不共用针具;
不去消毒不严的小店纹身、扎耳、美容;
不喝生水,食物煮熟,尤其是海鲜类。
(3)良好习惯,阻断传播
保持清洁,注意性行为安全;
孕妇做好母婴阻断,防止传给宝宝。
(4)早发现,早治疗
出现乏力、恶心、黄疸等症状,尽快就医;
高危人群(如输血史、吸毒、多性伴、纹身等)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丙肝;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护自己和家人。
供稿:病毒病防治所/苏通、赵文娜
性病艾滋病防治所/马琳
审核:师鉴、韩旭、程蔼隽
审校:高珊、崔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