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过渡 - 猩红热 - 科普文章

【河北疾控提示】猩红热的“十问十答”

作者:          审稿:              来源:细消所          发布时间:2024-06-05 09:22:15          浏览次数:          
分享

近期,猩红热高发,引起社会关注。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出现发热、咽痛伴皮疹等症状,小心得了猩红热!那么猩红热究竟是一种什么传染病呢?

1、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1.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2、猩红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及恢复期带菌者为猩红热的传染源。

3、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皮肤伤口或产道传播。

2.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4、猩红热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以托幼儿童及学龄儿童为高发年龄段。

5、猩红热的高发季节是什么?

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发季节。

6、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普通型  流行期间大多患者属于此型,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①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头疼、全身不适;②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③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及全身;④舌苔变化。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2)脓毒型  咽峡炎中的化脓性炎症,渗出物扩散到附近组织可形成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目前已罕见。

3)中毒型  临床变现为毒血症明显,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等,目前亦少见。

4)外科型  包括产科型,主要以伤口周围皮疹为临床表现。

7、猩红热如何诊断?

根据患者是否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的流行病学史,临床有发热、咽峡炎及典型皮疹、疹退后有脱屑等表现,结合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咽拭子培养出A族链球菌可明确诊断。

8、猩红热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猩红热,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猩红热患者早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减少向密切接触者传播的机会,还可以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减少化脓性并发症。

9、猩红热患者家庭护理及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应卧床休息,家中要保持开窗通风,患者保证足够的水分补充,避免呼吸道刺激,摄入适宜的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10、猩红热如何预防?

猩红热目前暂无疫苗可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隔离患者。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呼吸道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与患者共用杯子、餐具等物品;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或封闭、空气不流通的空间时,科学佩戴口罩。

3)保护易感人群。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儿童在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