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河北疾控提示】野菇别乱摘,毒菇真要命! ——一份给居民朋友的“识菇”指南
盛夏雨季,野菇蓬勃生长,山林采摘的野趣令人心动!但对不认识、不熟悉野生蘑菇的普通居民而言,这份诱惑背后暗藏“致命杀机”! 每年均可见多起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报道,其中肝损型中毒死亡率超过50%。掌握以下科学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毒蘑菇的“四大家族”
1.肝损型(鹅膏毒肽)
代表: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
特点:
- 潜伏期长(6-24小时或更长):初期无症状,极具欺骗性!一旦剧烈呕吐、腹泻、黄疸、无尿少尿、意识模糊 ,肝/肾常已遭不可逆重创!
- 攻击肝/肾脏致死率高:毒性极强,易引发急性肝肾衰竭,死亡率超过50%!
2.神经型(神经毒素)
代表:红伞伞(毒蝇鹅膏)、致幻裸盖菇
特点:
- 毒蝇碱刺激神经:引发流涎、缩瞳、呕吐、昏迷等症状。
- 含有致幻成分:引发强烈幻觉、时空扭曲,易致坠崖等意外。
- 发病快(潜伏期<6小时):及时救治预后相对较好。
3.胃肠炎型(刺激毒素)
代表:毒粉褶菌、日本红菇、月光菌、某些牛肝菌
特点:发病迅猛(潜伏期0.5-3小时):引发剧烈呕吐、腹泻、腹痛。
主要风险: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威胁老人/婴幼儿生命。
4.肾损型(奥来毒素)
代表:秋日小圆帽(秋生盔孢伞)
特点:
- 潜伏期超长(3天-2周):初期症状轻微,仅乏力、头痛、食欲不振,极易忽视!
- 专毁肾脏:一旦出现少尿、无尿、腰部剧痛、高血压等症状,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若发展到肾衰竭,常需终身透析。
二、识别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 潜伏期是判断毒性与危险的关键!
1.胃肠炎型和神经型:潜伏期短,小于6小时,相对危险低,但仍需紧急就医!
2.肝损型和肾损型:潜伏期很长,初期症状轻,不易重视,极易误诊!症状出现时器官已严重受损,黄金救治窗仅24-48小时!
三、认知误区:
1.鲜艳才有毒?错!白毒伞虽朴素也致命。
2.动物和虫子食用无恙是无毒?错!动物和人代谢不同。
3.银针/大蒜能试毒?错!对毒素无效。
4.高温可灭毒?错!鹅膏毒肽、奥来毒素耐高温烹煮!
四、误食急救
1.立即催吐:仅限清醒者2小时内催吐。
2.保留吃剩蘑菇:菌褶菌环高清拍照,有助于快速鉴定,是救命线索!
3.火速送医:拨打120,直奔具备血液净化能力的医院!
★ 特别提醒:同时食用暂无症状者,必须同去医院并强制留观24-72小时。
山林野菇是自然杰作,却也可能是“致命陷阱”。鹅膏毒肽毁肝于无声,奥来毒素损肾于隐匿。对未经专业训练、缺乏系统知识的普通居民而言:不随意采、不轻信买、不冒险吃!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筑起防线!
供稿:卫生毒理所/洪丽华、杨卫超、左派欣
审核:张晓峰、解丽君(毒理)、程蔼隽
审校:高珊、崔丽娟